为获取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,土壤采样必须根据采样标准中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布点和采集。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,因此样品与总体之间,既存在同质的“亲缘”关系,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,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质性,差异愈小,样品的代表性愈好;反之亦然。
1.土壤样品的采集误差控制
采样前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有关资料的收集,根据土壤类型、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采样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,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。要保证有足够多的采样点,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。采样点的多少,取决于采样范围的大小,采样区域的复杂程度和试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。
2.耕层混合土样的采集
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路线,按照“随机”、“等量”和“多点混合”的原则进行采样。“随机”即每一个采样点都是任意决定的,使采样单元内的所有点都有同等机会被采到;“等量”是要求每一点采集土样深度要一致,采样量要一致;“多点混合”是指把一个采样单元内各点所采的土样均匀混合构成一个混合样品,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,一个混合样品由15个~20个样点组成。采样时应遵循以下方法:
a) 一般采用“S”形布点采样,能较好地克服耕作、施肥等农艺措施所造成的误差。但在地形变化小、地力较均匀、采样单元面积小的情况下,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。每一个样要求有15个~20个取样点采土混匀。
b) 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均匀,从总体上控制整个采样区,避免在堆过肥料的地方和田埂沟边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。
c)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,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。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,入土至规定的深度。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,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。
d) 一个混合土样以取1kg左右为宜,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太多,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。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,弄碎、混匀,铺成四方形,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,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,保留一份,弃去一份。如果所得的样品仍然很多,可再用四分法处理,直到所需数量为止。
e) 采集水稻土或湖沼土等烂泥土样时,四分法难以应用,可将所采集的样品放入塑料盆中,用塑料棍将各样点的烂泥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的样品。
f) 采集的样品放入样品袋,用铅笔写好标签,内外各具一张,注明采样地点、日期、采样深度、土壤名称、编号及采样人等,同时做好采样记录。
3.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
在能代表研究对象的采样点挖掘1 m×1.5 m左右的长方形土壤剖面坑,较窄的一面向阳作为剖面观察面。挖出的土应放在土坑两侧,而不放在观察面的上方。土坑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,一般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。根据剖面的土壤颜色结构、质地、松紧度、湿度及植物根系分布等,划分土层,按计划项目逐项进行仔细观察、描述记载,然后自下而上逐层采集样品,一般采集各层最典型的中部位置的土壤,以克服层次之间的过渡现象,保证样品的代表性。每个土样质量1 kg左右,将所采集的样品分别放入样品袋,在样品袋内外各具一张标签,写明采集地点、剖面号、层次、土层深度、采样日期和采样人等。
4.土壤诊断样品的采集
为诊断某些植物(包括作物)发生局部死苗、失绿、矮缩、花而不实等异常现象,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土壤某些成分进行分析,以查明原因。一般应在发生异常现象的范围内,采集典型土壤样品,多点混合,同时,在附近采集正常土样作为对照。
5.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
为了解土壤中盐分的积累规律和动态变化,须进行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。此类样品的采集应按垂直深度分层采集。即从地表起每10cm或20 cm划为一个采样层,取样方法用“段取”,即在该取样层内,自上而下,全层均匀地取土。调查盐分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特点时,用“点取”,即在各取样层的中部位置取样。
6 .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样品的采集
测定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状,须用原状土样,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采取。采取土壤结构性的样品,须注意土壤湿度,不宜过干或过湿,应在不粘铲、经接触不变形时分层采取。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、不变形,尽量保持土壤的原状,如有受挤压变形的部分要弃去。土样采集后要小心装入铁盒。其他项目土样根据要求装人铝盒或环刀,带回室内分析测定。